8月20日一早,清华大学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和志愿者们就来到C楼广场前,开通了2025级新生报到“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同学办理无息临时借款,并为受资助的五字班新生介绍“爱心大礼包”。清华大学“绿色通道”始设于1998年,至今已有27年历史。它不仅是新同学们申请无息临时借款、完成注册手续的高效途径,更是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厚植自强精神的宝贵通道。
作为清华大学“新资助体系”的一环,“爱心大礼包”承载着学校对新生们的关怀与鼓励。礼包外封镶嵌着一个由绿色道路旋绕而成的二校门图案,既彰显了清华园内的勃勃生机,又蕴含了“绿色通道”为学子引航的理念。打开礼包,教材卡、电脑卡、购物补贴、自行车卡、游泳卡、观演卡等各类卡片整齐排列,这些卡片覆盖了学生在校学习、日常消费、文体活动等多方面需求,为同学们未来在清华园里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充分支持和保障。
早在新生入学前,学校的资助工作便已全面展开。以往伴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到新生手中的学校资助政策介绍册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今年已全面电子化:新生在线上即可完成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填写,从而及时纳入资助视野。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向学校申请来校路费和生活补助。截至报到日,学校已为来自青海、云南等地的46名本科新生发放路费和到校后前两月基本生活费16.58万元。
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局限了自己的全面发展。清华大学持续不断推进校园资助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多年来,学校以“助学”为目标,以“需要”为原则,以“育人”为根本,构建起多渠道、多途径的资助体系。新生入学后,学校通过助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学校临时借款(“绿色通道”)、困难补助和学费补偿代偿等多种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基础信息调研测算学生基本经济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年基本生活保障线至22000元,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促进资助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在2024级本科新生中,12位同学获得2.2万元助学金,87位同学获得超过1.6万元助学金。
展开剩余42%同时,为保障资助落到实处,清华大学的老师、辅导员、院系资助大使以及地方校友在暑假期间组建走访队伍,深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中,了解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校内资助工作。从1999年到2025年,二十七载寒暑更迭,清华大学的资助走访队伍始终步履不停,将“资助育人”的足迹深深印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2025年暑期,17支师生队伍深入安徽、吉林、黑龙江、宁夏四个地区,走访了100余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精准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与当地校友共同传递学校关怀,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
2017年,学校进一步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延伸,“鸿雁训练营”“鸿雁计划”等发展型资助项目不断设立。“鸿雁训练营”通过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以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助力其职业生涯发展;“鸿雁计划”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供经济支持,上一学年共资助1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境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科研、实践访学等活动,帮助同学们培育国际视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自2025年起,“鸿雁计划”从侧重支持海外交流拓展调整为海内外交流实践活动全面支持,资助力度与范围进一步加大。
清华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遵循,持续优化资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学校注重在资助育人中强化价值引领和精神培育,努力为青年学生提供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格意志、提升能力素养的坚实土壤,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于:北京市粤友配资-国内股票配资入门-配资正规配资门户-股票加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